首页

紫露女S

时间:2025-05-26 00:44:52 作者:第七届西洽会闭幕 签约重大项目247个 浏览量:41189

  中新网太原11月7日电 (高雨晴 冉涌 赵亚男)连日来,在山西平陆—垣曲220千伏线路施工现场,建设者正全神贯注地吊装塔材、紧固螺栓,确保工程于本月投运,进一步提升当地电网迎峰度冬期间的可靠性。

  冬季来临,山西各地陆续进入采暖季。记者7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(下称“山西电力”)获悉,该公司周密部署,源网荷储全发力,用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“硬气”,增强度冬保暖保供的“底气”。

  为进一步夯实火电保供托底“压舱石”作用,山西电力推动煤电增发稳供,编制印发《山西电网2024年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方案》,依托政企协同机制,发挥山西省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作用,加强并网机组管理,严控机组非停运受阻规模,确保机组以最佳状态迎接度冬最大负荷考验。同时,推动山煤河曲、中煤安太堡及500万千瓦新能源及储能并网。

  此外,山西电力还积极用好市场化手段,充分发挥现货价格信号激励作用,用好虚拟电厂、电储能等可调节资源,提升电厂在负荷高峰时段的发电积极性。

11月7日,山西大同,国网云冈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走访当地热力企业换热站,开展安全用电排查,配合检查站内变压器、线路、计量装置、配电柜内电气设备本体和连接点,并为供热站值班人员宣传安全保供暖相关知识。张杰 摄

  坚强可靠的电网是做好冬季保供保暖答卷的关键。为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能力,山西电力推进稷山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、220千伏平垣线等15项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建设,目前已投运8项,剩余7项将在年底前投运。

  同时,持续加强对重要线路和设备的巡检维护。开展林草火灾隐患排查治理,重点关注全省54个火情排查重点区域上的供电线路、设备,严防林草火灾导致设备停运;强化电缆通道和“百线千变”综合治理,对全省140条线路、763个台区进行防山火、防外力等专项治理。

  针对极端恶劣天气多发频发状况,山西电力推进39项输配电线路抗冰防舞改造,提升电网设备防覆冰能力。该公司总结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,并根据天气预警情况,动态优化应急队伍、融冰车、应急发电车等力量配置,购置68辆中压发电车,向敏感地区、薄弱点位提前预置部署力量。

  此外,山西电力还采取“人工+科技”模式,依托人工巡视、无人机飞巡、可视化监拍等数字化手段,对重要变电站、重点线路设备开展智能监控和特殊巡视,保障供暖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。

  民生用电方面,为保障山西154万户“煤改电”清洁取暖居民用户温暖过冬,山西电力启动保暖保供“日监测、周分析、实时预警”服务保障机制,排查治理涉及保暖的配电站房、配变、开关等设备缺陷隐患3827处。坚持“先复电、后抢修”“能带不停”原则,优先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组织故障抢修,用暖心服务让用户温暖过冬,进一步提升其用电满意度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东省委常委、秘书长张海波,已任职山东省政府

坚持改革和立法相统一相促进,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》是201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。指出,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、车之两轮,相互依存、缺一不可。良法是善治之前提。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。要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、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,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,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、相衔接,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,积极发挥引导、推动、规范、保障改革的作用,提高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水平,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,进一步拓展法治作用空间,维护法治权威,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。

坚定信心凝心聚力,推动改革行稳致远—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

对于武汉、厦门、福州、杭州等热点城市来说,对有贷款记录但无房的情形,大部分城市前期已实施“认房不认贷”的首套房认定标准。不过,“认房不认贷”的新政会激活这些热点城市“卖一买一”的换房需求。另外,限购城市首套房、二套房首付比例分别从30%和40%统一调至20%和30%,这一政策工具已经授权给各地,也有望在这些城市率先落地。

中南务实合作硕果累累

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“以竹代塑”行动深入开展,塑料制品行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,持续开发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产品,满足消费新需求,行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。

内蒙古:在阴山之北遇到壮美丹霞

北京4月25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、深圳湾实验室主任、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颜宁25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说,因为没有合适的检测手段,在生命世界里,还有大量的分子是科学家们无能为力的。但她也直言,科学研究中难题才真正令人激动。

红灯笼、中国结,传统年俗海外传递中国年味儿

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密切,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,东盟也连续4年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。”刘浩凌表示,截至今年7月末,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,双方经济互补性、产业融合度不断提升,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合作中最成功、最具活力的典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